一、上门服务
1、退休审批上门服务。结合大型企业实际需求,服务窗口前移,深入一汽集团等重点企业,提供退休人员档案集中审核上门服务,真正让大型企业退休审核“零跑动”。
2、工伤鉴定上门服务。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、行动不便人员的伤残鉴定或病退体检人员,通过电话登记,安排专家提供“上门鉴定服务”,于5个工作日内出具鉴定结论。同时,主动上门到一汽、轨道客车等大型企业开展工伤认定、伤残鉴定工作。
3、人才公寓上门服务。创新人才公寓服务流程,突破法定3日办结的局限,调整为“日常受理,两日内办结”,为在长春就业的高端人才减少等待时间,主动上门服务,讲解政策、梳理要件,解决高端人才实际困难。
4、入驻产业园企业上门服务。对于符合中国长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房屋补贴、装修补贴、人才奖励等政策申报条件的企业,依托产业园管理中心,做好解读政策、收取材料、反馈信息等3项上门服务。
二、智能服务
5、工伤保险智能服务。将2015至2019年全市工伤认定、劳动鉴定等3万余条信息,全部按标准录入系统,方便参保企业和工伤职工查询,积极为工伤保险业务信息化奠定基础。
6、失业金审批智能服务。全面实行失业金网上审批,减少审批手续,缩短办理时间,加快推进失业保险金“畅通领、安全办”,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。
7、人才发展管理智能服务。开发应用“人才发展与服务管理系统平台”,建立线上服务功能,让企业和人才通过网络端口申报和兑现各类奖励、补贴和项目,并为企业和人才推送服务信息,并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分类服务。
8、援企稳岗智能服务。利用稳岗补贴系统,实行援企稳岗返还网上办理,优化办理流程,提升办理速度,真正让企业不跑腿、让数据网上走。
三、预约服务
9、流动党员预约服务。接转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,有需要的可先行电话预约具体办理时间,窗口工作人员将预先告知并办理好相应手续,办理人带齐相关要件后,在预约时间快速办理。
四、减负服务
10、援企稳岗减负服务。接续发放稳岗补贴,针对上年度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,且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,可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%。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、坚持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,返还标准可按6个月当地月人均失业保险金和参保职工人数确定,助推企业轻装发展。此项政策属于地方阶段性政策,需要根据上位政策条例适时调整。
11、“降费减负”服务。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,持续推进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,降低企业用工成本,增强企业发展活力。
12、“工伤保险助企”服务。深入一汽、轨道客车等大型企业一线,进行新时期工伤保险普法宣传活动,保障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助推全市支柱产业振兴发展。
五、容缺服务
13、工伤保险、退休人员审批、职业技能培训许可和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容缺服务。申请办理上述事项时,在必要资料齐全情况下,容许其他辅助性资料缺项。作出承诺后,先行受理,其他辅助性资料可通过传真、网络等方式补齐。
六、跟踪服务
14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跟踪服务。提供未就业困难群体岗位资源,开展服务对接,属地社区跟踪服务、反馈信息,强化未就业离校毕业生动态管理,吸引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留长创业就业。
七、免费服务
15、破解技术瓶颈免费服务。开展企业生产技术难题征集,选定符合实际且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;协调驻长高校、科研院所等高层次人才聚集单位,选定技术难题专家团队;为对接双方提供相应管理服务,为专家团队提供相应资金补贴。
16、人才招聘免费服务。中国长春人力资源产业园现场招聘会重点围绕全市支柱、新兴产业发展,建立助企人才招聘微信服务群,开辟长春人才市场现场招聘会与长春人才网、长春人才市场微信公众号“三位一体”立体化人才招聘服务新格局,实现线下与线上招聘、求职信息同步发布。